东风随春归,发我枝上芽。3月25日,由灵璧县教体局主办的全县小学数学“基于迁移能力培养下的主题单元(图形的认识)”线上教学研讨会在该县东关小学如期举行。活动旨在促进数学学科课堂教学改革,强化数学教学质量的提升,推进全县小学数学“基于迁移能力培养下的主题单元教学研究”的深入开展,加强迁移能力的学法指导,整体建构数学知识,培养学生数学核心素养。
受疫情影响,本次研讨会在东关小学设主会场,各中心学校、县属各小学设分会场,该县千余名数学骨干教师参与线上研讨活动。
活动在县教体局数学教研员王晓明的专题讲座《基于迁移能力培养下的主题单元教学探讨》中拉开帷幕。与会人员接着观摩了该县东关小学尤楠楠、朱美霞、东北小学胡业合三位老师执教的三节示范课, 三位老师紧扣“迁移能力培养”主题,引导学生运用分类和操作的方法掌握知识,锻炼技能,三节课有效衔接,让数学方法和数学思想有机融合。
尤楠楠执教的导航课《图形分类》,注重学习方法的指导,对已学图形进行分类,让学生明晰了分类的标准不同,可能有相同的结果,也可能有不同的结果。
朱美霞带来的种子课《三角形分类》,以“三角形组成的知识船”为切入点,引导学生在分一分、量一量的动手操作中,探究出不同三角形的特征。
胡业合执教的迁移课《三角形内角和》,启发学生猜想、验证,在量、撕、拼的有趣活动中,探究出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度。
交流研讨环节,来自该县大庙中心学校的张言辉,灵城中心学校魏红妹,东关小学的李丽对三节示范课分别作点评,并分享各自听课的心得和体会。同时,李丽还作了《合作共赢 合谐共进》经验分享。
最后,安徽省特级教师、省教坛新星、宿州市方少杰名师工作室主持人方少杰结合三节课,理论联系课堂实例,作了《立足单元教学 培养迁移能力》专题讲座,肯定亮点,指出不足。并从内容建构、路径建构和方法建构三个方面分享“基于迁移能力培养下的主题单元教学研究”的教学实践和经验做法。
“一个人可以走得很快,一群人才可以走得更远。在“双减”政策的指引下,在全县数学老师积极研讨、勇于探索下,灵璧县数学教研将会迈向一个新的高度,还给学生高效、优质的课堂。”该县教体局分管负责人谈到举办活动的初衷时如是说。(朱美霞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