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破题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
来源:安青网 发布时间:2023-08-30 12:16:42

分享嘉宾

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 陈立青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 叶 军

黄山炎培职业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 秦 岭

安徽省行知学校党总支部书记、副校长 曹雄威

休宁徽匠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 姚全胜

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建辉

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裁 李仁海

黄山富田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方安江

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 吉 刚

祁门县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 周 俊

前不久,在黄山市委市政府召开的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座谈会·新安茶会上,市委书记凌云指出,职业教育一头连着千家万户,一头连着各行各业,对促进就业创业、助力经济社会发展、增进人民福祉具有重要意义。要提高思想认识,打开职教认知新空间;要深化产教融合,促进职教发展新突破;要强化品牌建设,建设职业教育新军团;要突出德技双馨,打造高素质教师队伍;要强化支持保障,推进职教发展新进步,用实际行动支持职教发展、推动产教融合。

市委副书记、代市长何毅指出,职业院校要坚持学科跟着产业走、专业围着需求转,聚焦该市重点产业链和重点需求培养人才;企业家要将“企业所需”与“院校所能”更好地结合起来,持续深化与职业院校的交流合作;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全力支持职业院校与企业开展双边多边技术协作,推动实现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有机衔接。

本期“教育大家谈”,黄山市中高等职业学校负责人、产教融合企业代表、园区代表聚焦职业教育产教融合主题,从不同视角介绍经验做法、阐述意见建议,共同探讨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如何同频共振。

学校 发挥职教优势 为产业发展赋能蓄势

2021年9月,黄山职业教育集团在黄山职业技术学院挂牌成立。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党委书记陈立青介绍,集团成立以来充分发挥职教优势,深化产教融合。主要做法包括:强化统筹联合,全力推进中高职合作办学,贯通中高职联合培养途径。强化以赛促学,面向准毕业生开展职业技能等级认定,实现毕业生高质量就业。强化协同创新,全力深化校企校地合作,成功获批安徽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项目。强化能力提升,全力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培养地方产业高质量人才。“下一步,我们将立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在加强高水平专业群建设和产教深度融合上下功夫,积极打造职业教育黄山特色。”陈立青表示。

黄山健康职业学院党委书记、督导专员叶军介绍了学校紧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主题,全力共建康养服务体系的主要做法:校企合作,共育人才。一方面邀请相关医院行业专家参与育人的全过程;另一方面提高“双师型”教师占比,教师深入临床实践。优化资源,共建实践基地。开展“护理类”“药学类”“康养类”等专业群建设,与二十余家医院签订共建协议,成立医药产业学院,促进新安医学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下一步,学校将继续强化校院双主体地位,实施‘双主体育人’模式;强化校企合作育人,加强专业与课程建设;校企联合共育,提升‘双师双能’;优化配置资源,院企建立共建、共育、共享机制。”叶军表示。

“近年来,我校紧扣职业教育提质培优主题,全力打造高水平、专业化、开放型产教融合实训基地”。黄山炎培职业学校党支部书记、校长秦岭介绍,为打造高标准实训基地,该校精准定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被认定为安徽省“校企合作示范典型学校”“校企合作示范基地”“高技能人才培训基地”。精准合作,通过实训基地开办企业定制班、组织技能培训,提升技能人才质量。精准对接地方产业需求,扩大服务地方规模。秦岭表示,下一步,学校将不断加强内涵提升建设,加快高新校区建设、推进职教集团建设,立足黄山市重点产业行业,不断优化适配专业,扩大定制培养。

坚持“走行知路、打非遗牌”的安徽省行知学校一直致力于传承发展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加强非遗技艺人才培养,促进地方特色产业产教融合发展。校党总支书记、副校长曹雄威介绍:一方面,突出特质,提升内涵,下好非遗教育先手棋,率先开设徽墨、歙砚和徽雕艺术非遗专业。通过大师驻校、校企合作,将非遗传承由传统的“师傅带徒弟”创新为“学校阵地课程化”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深化校地校企合作,拓展外延,扩大非遗教育影响力。曹雄威表示,学校将坚持“大师+老师”“文化+技能”“传统+现代”,推动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打造非遗教育升级版,促进“政、行、校、企”“产、学、研、创”互动、互补、互利、共赢。

“我校坚持以培养工匠技术人才为目标,以提高学生职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根本,积极构建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机制,全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休宁徽匠学校党支部书记、副校长姚全胜介绍:学校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走特色办学之路,建设徽州传统木工、模具制造技术两大特色专业。坚持传统与创新并进,走改革活校之路,连续19年对徽州传统木工专业毕业生授予“匠士”学位。坚持培养与就业衔接,走校企合作之路,打通学校教学和企业实操的“最后一公里”。下一步,学校将根据地方产业结构和市场用人需求变化,积极申报电子方向专业;继续加强与规模企业合作,形成校企合作长效机制。

谈及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如何破题的意见建议,陈立青希望地方政府在编制核定、高层次人才引进、办学投入等方面加大支持力度;探索建立产教融合发展基金,激活职教集团内在发展动力。叶军认为,既要拓宽学生实习就业渠道,又要加大产教融合的支持力度。秦岭建议,配套财政资金,完善市级公共实训基地的专业功能。曹雄威指出,地方政府应统筹规划学校建设,加大项目支持,建设非遗教育的新高地。姚全胜建议设立专项奖励资金,加大对中高职学校、突出人才、指导教师以及示范企业的激励,“走出去”学习长三角职业教育发展和创新经验。

企业 精准匹配 打造协同育人共同体

“2021年,我们公司与黄山炎培职业学校开启合作,吸纳了七名学生在装配岗和数控机加工岗实习。如今,我们不仅吸纳实习的学生数越来越多,还在传统顶岗实习的基础上,创新了订单式培养、定制包班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安徽新诺精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建辉介绍,校企合作以来,公司制订了一套完整的匹配主价值链的全流程学习闭环及成长路径。未来,公司将坚持“人才强企”的战略目标,与黄山炎培职业学校继续深化合作,实现人才培养的有效对接;加大人才平台建设,通过“走进来”和“带出去”的方式,营造校企合作良好氛围。

作为国家级高新技术和“专精特新”重点小巨人企业,昌辉汽车电器(黄山)股份有限公司具备知识和技术高度密集的天然属性。多年来,公司围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深化产教融合,打造校企协同育人共同体,不断提升人才培养质量和水平。公司副总裁李仁海介绍,公司以技术攻关项目为载体,夯实高层次人才队伍。紧盯新能源和智能网联汽车的“卡脖子”问题,实行“项目+人才”一体化运作,围绕“产业链”,打造“人才链”。通过深化校企合作路径,改变了以往企业单向从学校招聘的模式,转变为校企双方融合发展、联合培养的新路径。通过完善内部培训机制,营造终身学习、留才用才的氛围。公司还被评为“黄山市首批校企合作示范企业”。

“十多年来,公司能够一步一个脚印地走到今天,靠的是创新,而创新最终靠的是创新型人才”。黄山富田精工智造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方安江介绍,公司在技术研发、高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方面,先后与合肥工业大学、华南理工大学、哈尔滨商业大学开展了产学研项目合作;今年6月28日,又与安徽工程大学签订了校企共建“智能装备联合实验室”的合作协议,双方明确职责、明确目标、明确项目,联合研发。

立足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如何推进职业教育产教深度融合,方建辉希望借助黄山炎培职业学校徽州校区成立的区位优势,共建仿真“实训道场”,提倡“工学一体化建设”;共建技能师资队伍,促进学校教师与企业人才的交流与合作,帮助企业更好地用才留才。“学校人才培养应融入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实现培养目标与行业企业需求的精准对接”。李仁海认为,企业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一专多技”“一精多能”的匠心人才,建议地方政府加强引导,拓宽校企合作的模式和渠道,培养、留住、用好中高端人才。“产教融合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要多听企业的声音,结合产业结构,为企业精准投放人才”。方安江直言,产教融合不是表面工程,校企合作可以以项目为链条,企业引入学校研发团队,在合作中加强内、外部人才联动,为企业长远发展提前做好技术储备和人才培养工作。同时,地方政府应加大人才引进政策,帮助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

园区 厚植沃土 打通融合“最后一公里”

“今年6月,省教育厅公布我省首批市域产教联合体培育项目名单,黄山高新区市域产教联合体位列其中”。黄山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吉刚介绍,该市域产教联合体依托园区为黄山高新区,由黄山职业技术学院作为牵头学校、黄山炎培职业学校配合,欣叶安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牵头企业。黄山高新区与黄山职业技术学院已签订战略协议,在人才定向培养、产品技术攻关、科技成果转化、课程仪器设备和保障企业重大项目建设中深度合作。黄山炎培职业学校自2021年开始,每年为黄山高新区企业输送专技岗位的实习生。

吉刚补充道,为加强校企合作、推动产教融合,黄山高新区谋划建设黄山炎培职业学校高新区校区的同时,积极搭建联合体人才信息共享平台,探索高技能人才培养新模式。搭建政校企“桥梁”,通过调研走访园区重点企业,深入了解企业实际需求,力争通过培育市域产教联合体的模式,打通科研成果和知识产权转化的“链条”,以适应园区发展需要,解决企业实际生产问题。

在祁门县委常委、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周俊看来,深化产教融合如同一场校企联动的双向奔赴,应围绕“四聚焦”做好文章。

该县经开区聚焦主导产业抓融合。围绕把电子产业做精做特做强的目标,积极承办“徽州百工”黄山市首届电子电器行业职业技能竞赛活动,新建的永泰技术学校设立“微电子技术与制造”专业。聚焦转型升级抓融合。发布祁门县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高端人才库,成立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祁门技术转移(创新)中心,支持高校建立产学研基地,校企成立联合实验室,接待大学生来祁实习、工作。聚焦需求导向抓融合。落实“双元育人”模式,加强与市内职业学校互动,组织赴企业“工学结合、岗位实践”。与市外职业学校在实习基地、人才定向培养输送等方面达成合作。聚焦优质服务抓融合。先后开展两届技能人才评选,颁发“鲁班人物”,营造尊重人才、尊重知识的良好氛围。每年组织开展技能人才培训,持续发放人才津贴,开展大中专毕业生招引计划、企业职工学历提升计划。

为促进人才供给侧和产业需求侧结构要素全方位融合,全力推进教育链、人才链与产业链、创新链的有机衔接,黄山市各园区积极探索打通产教融合的新路径。对此,吉刚认为应建立多元投入机制、多方联动机制,丰富产教融合生态体系。他建议,市发改、财政、教育、经信、人社、科技等相关部门应形成工作合力;通过整合科技、创新平台等资源,出台“金融+财政+土地+信用”的组合扶持举措,共商质量保障、效益监督反馈和多元评价机制;建立高位推动校企联合招生、学生联合培养的机制,支持联合体院校承接企业员工培训;支持院校与企业开展协同攻关,推动职业院校专业建设标准和建设条件更好契合企业技术迭代发展的需求。

“目前,企业参与产教融合的积极性不高,教学专业与产业需求适应性不强,产教主体协同力度有待加强”。针对职业教育产教融合存在的问题,周俊建议:加强产业需求侧和人才供给侧的契合度,推动职业教育与黄山市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相融共生、同频共振;探索产教融合发展新机制,学习借鉴苏州工业园区职业技术学院的成功经验,形成政府主导、行业指导、企业参与、自主办学的现代学校制度;加大产教融合指导和支持力度,优化、加强政策的针对性和实用性,鼓励构建学生获技能、企业得人才、学校促发展、产业能提升的利益共同体,促进校企合作持续健康发展。

下一步,黄山市将坚持以教促产、以产助教,进一步深化校地联动、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开创该市职业教育发展新局面,为该市高质量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本报记者 谢婷婷,通讯员 洪雅秋

标签: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