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者按 如何用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池州学院大学生用自己的实际行动作出了回答。他们选择了用爱为山区教育贡献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现在再问我支教的意义是什么?能认识、帮助到那群孩子们就是最大的意义。短短几天虽不能掀起多大的波浪,但能在孩子们心中掀起小小的涟漪便足够了。不知道储佳怡现在在做什么、有没有想我?”短暂的支教生活早已期满,但大山里那群可爱的孩子们仍让池州学院支教团队长宋春兰心有牵挂。
7月初,池州学院“心岳传承,扶摇展翅”暑期支教团共七名大学生志愿者踏上了为期一周的岳西支教之旅。据了解,池州学院“心岳传承,扶摇展翅”支教团2008年成立,每年暑假,支教团成员都会前往岳西县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关爱帮扶留守儿童,开展志愿服务,今年已是池州学院义务支教岳西县的第15年。其间共有大学生志愿者81人,为数百名留守儿童及其家庭提供帮助。
(资料图片)
走进毛尖山乡留守儿童服务中心,孩子们的生活不再是单一的作业辅导,取而代之的是寓教于乐的教学方式。“我们都很重视这次支教机会,大家从德智体美劳五大方面准备教案,都希望为孩子们带来收获”。宋春兰表示,支教团于7月8日正式上岗,志愿者利用自身专业优势为孩子们开展了一系列趣味课程,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对孩子们进行爱国教育、身体素质教育、动手能力与心理素质的培养等。在室内课堂上,志愿者与孩子们一起剪纸、画画、包饺子、唱红歌;在室外课堂上,教孩子们“五步拳”,一起跳绳、玩趣味游戏,带领孩子们前往敬老院表演节目等。短短两三天的时间里,这群小老师已融入儿童之家,成为孩子们心中的大哥哥、大姐姐。
“用不长的时间,去做一件有意义的事”。这是池州学院赴岳西支教团一直延续的初心。打破阻碍,架起桥梁,让留守儿童走出重重大山,是支教团每一名成员的愿望。这个愿望在支教团成员储艳的心中最为强烈,毛尖山乡这个脱贫不久、留守儿童遍及的小地方是储艳的家乡。“我了解、我热爱我的家乡,我会尽自己的一份微薄之力,用实际行动去关爱留守儿童,用实际行动为教育扶贫贡献出自己的力量”。抱着坚定的信念,储艳出色地完成了支教活动。
“15年来,支教团成员的高涨热情与认真负责的态度丝毫未变。能为山里的孩子们送去温暖与欢乐,就是我们‘心岳传承,扶摇展翅’支教团最大的动力。”支教团带队教师赵永兴说,“我们做的事虽小,但贵在一批批池院学子的接力传承。支教活动已经圆满结束,志愿者们用行动为孩子们种下对未来的憧憬,让山里的孩子坚定信念,为追逐梦想、繁荣家乡而不懈奋斗。今后,池州学院支教团会一直以实际行动为教育扶贫贡献当代大学生的青春力量。”
“志愿红”圆了山村孩子的梦
“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清晨,伴着《义勇军进行曲》音乐的响起,在池州市贵池区梅村镇珍溪村珍溪小学的操场上,一场暑期里的升旗仪式正在举行。四十余名小学生迎着朝阳整齐列队,来自池州学院阳光公益志愿服务队的七名大学生组成国旗护卫队,迈着铿锵的步伐走过学生们面前,护旗手赵春宇手振臂挥,五星红旗徐徐升起,迎风飘扬。
“这支阳光公益志愿队由池州学院三位指导老师和七名在校大学生组成,并入选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2022年‘七彩假期’志愿服务示范团队”。据池州学院材料与环境工程学院团委书记关旋介绍,该志愿队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围绕青少年思想引领、文明生活、身心成长、科技创新、快乐学习、艺术素养、文化传承等七大模块内容,在珍溪小学开展志愿支教活动。
“这样的活动真好”“真希望老师们长期留在这里”......升旗仪式结束后,学生们雀跃地写小纸条分享着自己的体会。读大二的赵春宇是池州学院国旗护卫队队长,把国旗护卫队的训练搬到了这个山村小学,受到了学生们的欢迎,成为大家“追捧”的偶像。
“每次看到小赵老师收到孩子们感谢的小纸条,我着实羡慕呀。”陈昊是志愿队队长,除了协调志愿队队员规划好教学任务,让学生们体验支教课程里的快乐,大部分时间里,陈昊都“被迫”板起脸、唱“黑脸”来管理孩子们的课堂秩序。他说,志愿队把这群学生根据年级分成两个班集体,每天上午腾出两节课对高年级学生进行假期作业辅导,确保他们在完成暑假作业的基础上,再参与志愿队的课程。
和赵春宇一样,志愿队队员们结合自身专业优势和特长,将环保、魔法化学、安全教育、非遗文化、读书分享等融入到课堂上。
“我是东至县洋湖镇人,打小也是留守儿童。我想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带孩子们去探索科学的奥秘”。7月9日,陈西安向学生们演示了小苏打和醋配合色素发生化学反应变成五颜六色气体的实验,提及自己的化学实验课,陈西安很骄傲。 7月10日上午,擅长画画的队员潘佳盼和朱玲玲正在给学生们上一堂主题创意绘画课,他们在一个洁白的布袋上发挥自己的想象,用颜料绘出自己喜欢的图案。
一支写着“感谢七位老师”字样的超级“大雪糕”映入记者的眼帘。“你看我还写了‘再来一支’呢,我想把甜蜜和幸运都送给这七位老师。”徐文轩是珍溪小学五年级学生,父母都在外地工作,他跟随奶奶生活。他告诉记者,从前放假都在家里看电视或发呆,自己特别喜欢这几天的课程,想到教师们即将离开,内心非常不舍。
“这些大学生非常不容易,为孩子们忙前忙后,身上的衣服常常都是湿的,村里的老百姓都非常感激他们,叮嘱我们来看看。”7月10日中午,珍溪村驻村工作队队员董恒给志愿队和学生们送来了西瓜。董恒说,珍溪村是一个典型的山区村落,大部分年轻人都在外务工,儿童留守在家是常态;这次志愿队的到来,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希望今后能多开展这样的活动,村里也会不遗余力地配合。
志愿队此次在珍溪小学开展志愿服务十余天,队员们从不同文化领域开设了七十余节课。“我们将继续践行为地方服务的理念,让这一抹温暖的‘志愿红’照亮更多山村孩子的童年梦。”指导教师魏晓娇说。
孩子们在认真写作业
支教大学生程欣然在给孩子们讲故事
支教大学生教孩子们打“五步拳”
实践团成员给孩子们普及国防教育知识
教学生们绘画
多彩课堂 快乐成长
伴着清晨的阳光,和着夏蝉的鸣叫,池州学院赴石台县春雨课堂实践团迎来了热情洋溢的孩子们。一句句带着童稚的问候、一声声亲切的“老师好”拉开了暑期春雨课堂的序幕。
实践团的9名成员结合自身专业所长,以爱心支教的形式为60名孩子们带来了精彩有趣的课程。队员们充分运用优秀影视作品的艺术感染力,组织孩子们观看红色影片,加强爱国主义熏陶和红色基因传承;为孩子们讲述国学经典,初步了解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教授地理和历史知识,带领孩子们了解祖国的大好河山和深厚的历史底蕴;开设手工课,激发孩子们无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此外,实践团还陆续开展了趣味数学、普法讲堂、心理辅导、美术绘画、国防教育、安全教育、体育知识等众多特色课程。
夏日炎炎磨灭不了孩子们学习的热情,孩子们总是早早地来到教室,像一条条灵活的游鱼给炎热的教室注入新鲜的活力。孩子们酷爱学习唐诗宋词,从“小时不识月,呼作白玉盘”到“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一首首脍炙人口的古诗被孩子们背诵得滚瓜烂熟。他们时常向教师们提议:“真希望再多学一些知识。”
“我们把孩子放在这里特别安心,孩子们学到很多东西,快快乐乐过暑假,我自己上班也很放心。”家长余小燕感慨道。实践团成员本次志愿服务对象为丁香镇创业园区企业员工的子女,主要包括幼儿园、小学一至六年级的幼儿、学生们。实践团根据年龄特征,分大班和小班,有针对性地提供了课程教授和爱心陪伴活动。
据了解,池州学院赴石台县春雨课堂实践团在丁香镇服务的二十多天里,实践团成员与孩子们之间养成了真挚的感情。成员们从不同内容开展了八十余节课程,他们用自己的真诚与热情为孩子们的暑期增添了不一样的光彩。“我们将秉持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我们的热情温暖孩子们的心灵,用实际行动助力乡村教育振兴。”实践团队长这样说。
□本报记者丁亚东,通讯员汪玉、赵冉冉、周晓莉